网上有关““岫岩”的来历 ”话题很是火热 ,小编也是针对“岫岩”的来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岫岩陨石坑位于中国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镇古龙村,呈碗状 ,直径1800米,坑平均深度150米,坑区岩石为20亿年前形成的早元古代变质岩 。当地称为“圈里”。
陨石撞击事件发生在5万年前。陨石撞击后 ,坑内曾一度形成小湖泊。约3.9万年前,由于坑缘缺口,湖泊消失 ,演变为碗形地形凹地 。
岫岩满族自治县是辽宁省鞍山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。位于黄海之滨,沿海有很多海潮冲击岩石形成的洞穴,故名 ,岫指的就是“有穴的山”。
岫岩地处辽东半岛北, 东邻凤城市, 西接营口、盖州 , 南边东港 、庄河, 北与海城、辽阳接壤 。地理座标北纬40度至40度39分, 东经122度52分至123度41分。
岫岩特产玉石,称为岫玉。还特产镁矿 ,储量占全世界80% 。
岫岩历史悠久,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开发,建置千余年。
410年 ,高句丽占领辽东全境。废郡县 。此后在丹东境内建立30多座山城,如鸭绿江右岸的泊城,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娘婚城和凤凰山的乌骨城。
928年 , 契丹将渤海东京龙原府穆州会农县靺鞨人人迁至岫岩南部。
1115年, 设大宁镇,镇址在今岫岩城北部 ,属辰州建安县(县治所在今盖县城南隅) 。
1193年, 大宁镇升为秀岩县,设防守尉镇守。隶东京路辰州。
1204年 ,废县为镇。
1210年,在今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置女真部,落,联,盟,组,织“翰邻阿邻谋克 ” 。
1216年,复升秀岩县建制。
1222年,蒙古兵向辽东进攻 ,攻下宣城。
1289年,废县,原秀岩县辖境并入建安县 。
1355年 ,境内设沿海巡防百户。
1375年,改秀岩为岫岩,置岫岩堡 ,属盖州卫。
1563年,5月,于岫岩城设岫岩抚民通判公署 ,置抚民通判 。
1598年,3月明辽东巡抚张思忠于岫岩堡查出隐田580余顷。
1619年,于岫岩城设岫岩管粮通判 ,管金州、海州、盖州三地粮仓。
1621年,3月,后金抚降岫岩城 。翌年,后金汗努尔哈赤派重兵驻守岫岩。岫岩管粮通判设立 ,管金州 、海城、盖州三地粮仓。
1623年4月,明军乘船沿大洋河进至岫岩境内,被后金兵全部杀,死 。其时 ,岫岩境内的汉人在明朝游击毛文龙派遣人员策,动下,叛后金起,事。七月初七努尔哈赤派兵镇,压,俘虏6700余人 ,掠获牲畜4000余头。
1633年农历三月 后金贝勒济尔哈郎监筑岫岩城,派兵驻守。
1644年,清廷派佐领为岫岩城守官 ,守城兵员205名 。
1687年,清迁将满、蒙 、汉八旗兵千余人由关内京畿一带调驻岫岩实边。设城守尉,录属熊岳副都统。清廷从关内拨派满、蒙、汉八旗兵前来凤凰城实边 ,从事农田开垦,设城守尉 。
1741年,山东牟平 、莱阳等县难民逃至岫岩、凤城,传入柞蚕放养技术。
1772年 ,清廷设岫岩厅。“熊岳通判”移驻岫岩,设岫岩理事通判,自1776年开始 ,岫岩厅兼管凤凰城事务 。其管辖区域包括今岫岩和凤城满族自治县、东沟 、庄河县以及丹东市区和海城南部地区。
1780年,岫岩建砖石结构城墙,高7.3米 ,周长1291 米,设东、南两门。
1785年,岫岩境内遭受饥荒 ,官府仍逼交租说,饥民生死无路群起反抗,迫使官府免除租税 。
1826年 ,清廷将岫岩理事通判改为岫岩凤凰城海海防通判。
1841年,岫岩发大水,出现重大饥,荒,灾民涌入城街 ,冲进衙署.通判弃官出逃。奉天府唯恐事态扩大,派员被授救,灾 。
1842年2月18日,岫岩、凤凰城上年遭受水灾 ,清廷命展赈地方民户一个月口粮。5月19日盛京将军禧恩奉清廷谕令通令边卡,不准民人愉入禁山打猎,边外围场一律封禁。
1843年(清道光二十三年〕5月13日 ,盛京将军禧恩奏准,盛京 、山东、直隶三省水师营额设10只战船内。每年派投6只,每部派兵丁水手60名 ,分三路巡洋:其东至岫岩大孤山与朝,鲜交界处 。11月27日因岫岩、凤凰城遭受风,灾、水,灾,清廷准免新旧额赋。
1844年11月24日,岫岩本年遭受水,灾 ,清廷准缓征灾区新旧额赋,并给口粮。
1846年11月16日,岫岩本年遭受水,灾 。清廷准免缓灾区新旧额赋。
1870年7月17日,清廷准盛京将军都兴阿所请 ,建奉天岫岩厅文庙学宫,并设训导一员,文学额4名 ,武学额2名。
1947年6月,岫岩县,解,放,成立人,民,政,府 ,属辽东省管辖 。
1954年属辽宁省辖。
1958年为丹东市辖县。
1985年1月17日,经国,务,院批准撤销岫岩县,设立岫岩满族自治县 。
1992年1月划归鞍山市至今。
岫岩玉以产于“中国玉乡”辽宁岫岩县而得名 ,简称“岫玉 ”。它属于蛇纹石玉,为中国历史上的名玉之一 。
岫岩玉质坚色美,储量丰富。岫岩主要有透闪石质玉(老玉 、河磨玉、石包玉)、蛇纹石质玉(岫玉 、花玉、黄玉等)和透闪石质玉与蛇纹石质玉混合体(甲翠)三大类。岫岩透闪石质玉产于偏岭镇细玉沟 ,其中“河磨玉”是一种最珍的璞玉。岫岩亦称新山玉,透明度较高,颜色鲜艳;岫岩甲翠质地细腻,白绿相间 ,清新明快,艳如翡翠 。岫岩玉晶莹温润,玉质细腻 ,颜色多样,有耐高温性和搞腐蚀性,可雕性和抛光性好 ,适合雕刻大中型玉件,是国内外十分优质的玉雕材料。岫岩玉远景储量约300万吨,居全国之首 ,实行限产后,年产量仍占全国总产量的60%。特别是岫岩的玉石王、井中玉王 、河磨玉王和重约6万吨巨型玉体“四大玉王”相继出世以来,产生轰动效应 。1960年7月玉石王被发现后 ,周,总,理亲自批示:“这是稀世国宝,不可多得,一定要保护好玉石王。 ”
鞍山市有多大面积?
鞍山市,简称鞍 ,是中国辽宁省第三大城市,下辖铁东,铁西,立山三个城区,以及郊区千山区。受辽宁省委托,代理管辖海城市(县级)、台安县、岫岩满族自治县 。总人口347万,其中市区人口146万 。东部 、北部靠辽阳县 ,南部与凤城市、庄河市毗邻,东南部与大石桥市接壤,西部与盘山、辽中县连接。市中心距辽宁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阳市89公里 ,东距煤铁之城本溪市96公里,南距大连市308公里,西南距营口鲅鱼圈新港120公里 ,西距盘锦市103公里 。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2°10′——123°41′,北纬40°27′——41°34′。全境南北最长175公里,东西最宽133公里。总面积为9252.4256平方公里 ,占辽宁省总面积的8.4% 。其中市区624.294平方公里 (铁东区21.451平方公里,铁西区28.784平方公里,立山区15.9平方公里,千山区558.159平方公里) ,城市建成区面积135.67平方公里,海城市2732.083平方公里,台安县1393.9916平方公里 ,岫岩满族自治县 4502.057平方公里。长(春)大(连)铁路 、沈(阳)大(连)高速公路纵贯南北;海(城)沟(帮子)铁路、海(城)岫(岩)铁路联接东西。大庆至大连的输油管道经过境内。公路成网,遍布乡镇,交通十分方便 。 地势地貌鞍山市的地势地貌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 ,自东南向西北倾斜。东南属于千山山脉延伸部分的山区,一般海拔300——600米;最高为岫岩的帽盔山,海拔1141米 ,海城一棵树岭次之;山区主峰海拔931米,面积约为5271.44平方公里,占全市总面积的56.97%。中部为千山山脉向西部冲积平原过渡地带 ,属低山坡岗丘陵区,一般海拔100——200米,面积约为1232.56平方公里,占全市总面积的13.32% 。长(春)大(连)铁路以西系辽河、浑河、太子河冲积平原 ,一般海拔5——20米,全市海拔最低的是台安县韭菜台乡杨塘村,海拔仅2米;平原面积约为2748.4256平方公里 ,占全市总面积的29.71%。 河流水系鞍山市境内有大小河流40余条。其中,较大的河流有辽河 、浑河、太子河、大洋河 、哨子河 。前3条为过境河,后2条流源均在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。辽河系全国七大江河之一 ,也是流经鞍山市境内的最大河流。该河从台安县西佛镇达连泡入境,由新华农场的沟哨子镇出境,经盘山县入渤海 。在台安境内河段长70公里 ,平均河宽200米,流域面积898平方公里。台安县境内还有台安县与黑山县的界河绕阳河、台安县与大洼县的界河外辽河以及小柳河等,均系辽河的支流。浑河源于辽宁省清原县长白山支脉滚马岭 ,流经抚顺、辽中 、辽阳等市、县,于台安县黄沙坨镇朝阳堡村入境,向西南方向流至海城市西四镇三叉河汇入太子河,经营口入渤海 。该河系海城市与台安县的界河。在鞍山境内河段长67.6公里 ,其中海城段31.6公里,台安段36公里,平均河宽140米 ,流域面积3107平方公里。太子河经辽阳县唐马寨入海城市高坨子镇境内,由东北向西南流至西四镇与浑河汇合。该河是海城市西部平原的大型河流,境内河段长34.7公里 ,平均宽123—150米,流域面积为3009.8平方公里 。源于海城境内的海城河、五道河 、三通河以及源于鞍山市区的沙河、南沙河、杨柳河 、运粮河均汇入太子河。大洋河系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两大内河之一。发源于岫岩县偏岭乡一棵树岭南侧,由西北流向东南 ,称偏岭河 。在南流过程中,接纳境内的哈达河、汤池河、雅河、牛河 、沟连河等,至哨子河乡哨子河街东与哨子河汇合 ,经马岭村王家沟东山头出境,至东港市入黄海。境内流长180.2公里,流域面积1968.4平方公里。哨子河系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另一主干河流 。正源在三家子乡华山村北黑背区岔口,侧源在华山村西北胡家岭。两源在王家东山汇合称哨子河。河段长171.85公里,流域面积2155.03平方公里 。其支流有牧牛河、石庙子河、青河 、古洞河等河流。 气候类型鞍山市地处中纬度的松辽平原的东南部边缘 ,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区。主要气候特点是:四季分明,雨热同期,干冷同季 ,降水充沛,温度适宜,光照丰富 ,大风、冰雹、旱涝 、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在不同年份和季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。春季(3月——5月)大风多,降水少,日照长 ,回暖快,蒸发大,湿度小;夏季(6月——8月)降水多且集中 ,暴雨多发生在此季,气温高而少酷热;秋季(9月——11月)天高气爽,雨量骤减,气温急降;冬季(12月——次年2月)雪少北风多 ,干燥寒冷。鞍山所辖区域虽属同一个气候带,但因地理环境(地形、地貌、距海远近)不同而有差异。年降水量为640——880毫米,自东南向西北逐次减少;年平均℃气温平原地区为8.0——9.0℃ ,而东部和东南部山区为6.3——7.0℃;日照小时数年平均为2350-2700小时,西北部多于东南部。矿产资源 鞍山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5种 。储量最丰富的有铁 、菱镁矿、滑石、玉石 、理石、石灰石、花岗岩、硼等。铁矿,探明储量为100亿吨 ,居全国之首。主要分布在鞍山市区周围及辽阳市的弓长岭 。除分布在海城 、岫岩的小部分中小型铁矿由乡、镇开采外,东鞍山、大孤山 、齐大山、眼前山、弓长岭等大型铁矿均由国家开采。菱镁矿,主要分布在海城东部山区和岫岩境内。探明储量为23亿吨 ,也为全国之首,占世界储量1/4,且质地 、品位俱佳 。较大规模的矿厂有辽镁公司、铧子峪镁矿、腰岭子镁矿以及英落 、牌楼、八里等乡镇企业。岫岩主要在偏岭和三家子等地开采。滑石矿 ,主要分布在海城和岫岩境内 。探明储量为6000万吨。除位于海城马风镇范家堡子的海城滑石矿由国家开采外,余者均为乡、镇 、村企业开采。海城和岫岩的滑石,白度纯正,铁钙等杂质少 ,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。玉石矿,大部分分布在岫岩境内。岫岩素有“玉石之乡”之称。少量分布在海城孤山镇等地。岫岩玉石探明储量206万吨,年采2500吨左右 ,是国内最大的玉石产地 。岫岩玉除县内玉雕厂、点加工精美玉雕外,还供应全国22个省170余家玉器厂加工。岫岩玉质地细腻、纯净,颜色艳丽多彩 ,有绿、黄 、黑、红、白各色。岫岩玉雕产品是大连口岸对外出口拳头产品之一 。大理石,主要产于岫岩和海城,储量巨大。两地的大理石色彩缤纷 ,有红 、黄、黑、白 、绿等色,是高级建筑材料的珍品。石灰石,主要分布在岫岩和海城东部山区 ,千山区的唐家房和大孤山乡也有些许分布,储量可观 。上述地区的石灰石质地好、品位稳,含钙量达53%,是生产水泥的上好原料。花岗岩 ,主要产地是岫岩满族自治县,储量超200亿吨。其中黑色花岗岩,切割成板材后 ,古朴典雅,别具一格,被誉为“石材之王” 。其他矿藏 ,金属矿有铅锌矿、铜矿 、镍钴矿、金矿、黄铁矿;非金属矿有硅石矿 、磷矿、石棉、萤石、蛭石 、白云母、重晶石、硼矿 、粘土矿、石墨、煤及石油等。[编辑本段]历史沿革 鞍山这座城市,虽然建置较晚,但他的历史却很久远。在这里曾产生过绚丽多彩的文化,是远古时代人类发祥地之一 。从考古发现的海城小孤山古人类遗址证明,在距今约2万年前 ,人类就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。此外,在海城境内的析木 、牌楼、大屯、岔沟 、腾鳌等地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棚、石器;在鞍山旧堡区发现有战国晚期的青铜戈、铜镞等,进一步证明 ,在这里同中原一样,很早就脐入了人类文明的行列,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。远在战国秦汉之际,今鞍山市境域大部一直受辽东郡首县襄平县等县的管辖。今海城市境域则为西汉辽东郡新会县 、辽队县、台安市县辖地 。今台安县境域则为西汉险渎县辖地。今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域亦属燕国辽东郡襄平县辖。此后延续2000多年 ,或属于郡辖,或属于国辖(如西晋设辽东国),或属于道辖、路辖、卫辖 、府辖、州辖 ,以至于省辖、县辖,其建置依代相续 。1949年10月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,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,鞍山市行政建置几经变化,鞍山市或属于行政区 ,或属中央 、或属省辖。对下基本定型于目前市管县体制。战国(公元前475一公元前221年)今鞍山市境域属于燕国辽东郡 。秦代(公元前221一公元前207年)今鞍山市境域隶属于辽东郡。汉代(公元前206-公元220年)两汉在今东北地区的县级行政建置增多。 西汉,今鞍山市境域属于幽州辽东郡; 东汉,今鞍山市境域属辽东郡和辽东属国 。三国和西晋(220一316年)今鞍山市境域隶属于幽州辽东郡襄平县、新昌县、辽队县 、安市县、昌黎郡昌黎县。东晋·十六国(317一420年)今鞍山市境域先后隶属于前燕、前秦 、后燕辽东郡。 其后一度为高句丽所割据 。今台安县部分境域则为北燕所管辖。南北朝(420一585年)北朝之际 ,今鞍山市城区及海城市境域为高句丽所割据。 北魏(386一534年),今鞍山市境域大部分为高句丽割据。今台安境域隶属北魏营 州建德郡广都县(今锦州市北镇县) 。隋代(581一618年)今鞍山市城区和海城市境域及台安县部分境域为高句丽所割据。今台安县境域辽河以西部分为隋朝直接管辖,属燕郡怀远镇。唐代(618一907年)今鞍山市大部境域,唐初为高句丽所割 ,唐高宗总章元年(668年)收归唐朝统割 。在今东北地区实行道、府、州制。分属河北道安东都府辽城州都督府 、安市州和河北道燕州辽两县,巫闾守捉城。辽代(907-1125年)今鞍山市境域原有州县数度易名,均隶属东京道辽阳府 。 金代(l115一1234年)今鞍山市境域隶属于东京路、北京路、易苏馆路。 元代(1271一1368年)今鞍山市城区及海城市境域隶属于辽阳路辽阳县(今辽阳市)。今台安县境域隶属于广宁府路望平县 。岫岩满族自治县隶属盖州路。明代(1368一1644年)今鞍山市境域隶属辽东郡指挥使司辽中卫、海州卫 、广宁卫、盖州卫。 清代(1644一1911年)今鞍山市境域分别隶属于奉天府辽阳州、海城县 、锦州府镇安县和盖平县、奉天行省东边道 。中华民国(1912一1949年)今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辽阳县、海城县;今海城市境域为海城县。今台安县境域为镇安县 ,后改为黑山县,后又设置台安县;今岫岩满族自治县为岫岩县。 1937年12月1日,伪满洲国皇帝溥仪颁发403号敕令 ,鞍山正式建市;1948年2月19日,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鞍山。从此,鞍山人真正当家作了主人 。 1949年10月1日 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。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东北人民政府(1952年11月15日改为东北行政委员会), 1953年3月12日为中央直辖市。海城县 、峋岩县隶属辽东省政府 。台安县隶属辽西省政府。1954年8月22日,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,鞍山市(城区境域)为省辖市隶属辽宁省。城县先后隶属辽宁省、辽宁省辽阳专区 。安县先后隶属辽宁省辽阳专区。沈阳市、辽宁省辽阳专区 、铁岭专区和盘锦垦区。岫岩县先后隶属辽宁省、辽宁省安东专区 。1959年1月5日,经国务院批准,鞍山市管辖辽阳市和海城县;同时撤消辽阳县建制,并入辽阳市。台安县为沈阳市所辖。岫岩县隶属安东市(1965年改名丹东市) 。1961年4月29日 ,恢复辽阳县建制,辽阳市、县分置,均隶属鞍山市。 1965年12月16日 ,辽阳县 、海城县划归辽宁省辽南专区管辖。1968年12月26日,撤销辽南专区,海城县划归营口市管辖。1973年1月1日 ,国务院批准鞍山市管辖海城县 。1985年1月17日,国务院决定,撤销海城县建立海城市(县级市)。1976年1月1日 ,国务院批准,台安县由盘锦垦区改为鞍山市管辖,1985年1月17日 ,国务院批准撤销岫岩县,成立岫岩满族自治县,1991年12月16日,国务院批准将丹东市管辖的峋岩满族自治县划归为鞍山市管辖。
鞍山市总面积为9255平方公里 ,占辽宁省总面积的8.4% 。其中市区625.6平方公里。
鞍山市地处辽东半岛中部。市中心距辽宁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阳市89公里,东距煤铁之城本溪市96公里,南距大连市308公里 ,西南距营口鲅鱼圈新港120公里,两距盘锦市103公里 。地理坐标位于北纬40?27′?41?34′东经122?10′?123?41′。全境南北最长175公里,东西最宽133公里。
扩展资料
历史沿革
1937年 ,鞍山正式建市 。
1949年,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东北人民政府(1952年11月15日改为东北行政委员会)。
1953年,为中央直辖市。海城县、岫岩县隶属辽东省政府 。台安县隶属辽西省政府。
1954年 ,为省辖市隶属辽宁省。
1959年,管辖辽阳市和海城县;同时撤消辽阳县建制,并入辽阳市。台安县为沈阳市所辖 。岫岩县隶属安东市(1965年改名丹东市)。
1961年 ,恢复辽阳县建制,辽阳市、县分置,均隶属鞍山市。
1965年,辽阳县、海城县划归辽宁省辽南专区管辖 。
1968年 ,撤销辽南专区,海城县划归营口市管辖。
1973年,管辖海城1976年 ,台安县由盘锦垦区改为鞍山市管辖。
1985年,海城撤县建市,成立岫岩满族自治县 。
1991年 ,将丹东市管辖的岫岩满族自治县划归为鞍山市管辖。
参考资料:鞍山市人民政府网-鞍山概况-地理位置
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鞍山市
关于““岫岩 ”的来历”这个话题的介绍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“婉玉儿”
本文概览:网上有关““岫岩”的来历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“岫岩”的来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岫岩陨石坑位于中国辽宁...
文章不错《“岫岩”的来历》内容很有帮助